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目前已經在軌工作滿一個月,這一個月里,他們完成了物資整理、科學實驗等各項工作,也已經適應了空間站的環境。
建造空間站,是中國航天事業的重要里程碑,承載著中國航天人接續奮斗30年的飛天夢,更承載著奔赴星辰大海的航天強國之夢。2022年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實施30年,我們一代代航天人篳路藍縷、自力更生、薪火相傳,將空間站藍圖變成美好現實。
當問起空間站十年研制過程中最難的是什么?空間站系統總指揮王翔提到了在天津航天城的一次測試,那是神舟載人飛船、天舟貨運飛船、天和核心艙、問天和夢天實驗艙的第一次五艙聯試。
【資料圖】
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系統總指揮 王翔:對我們整個隊伍也是一個嚴峻的挑戰。跟執行天上的任務沒什么兩樣,甚至說比執行天上的任務難度還大。因為天上的任務它不會這么密集地把所有的這些測試項目擺到一起,我們所有的正常的過程其實在兩年的周期里安排的,但是我們全要在三個月這個時間里全給它干下來。
他們用三個月時間完成了兩年的工作任務,打贏了一場看似不可能贏的攻堅之戰。
王翔說,地下做的驗證越多,航天器在太空運行的性能也越穩定。
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系統總指揮 王翔:我們的機械臂,我們的電源,我們的再生生保,我們的推進劑補加,在我們整個空間站集成的這套體系之下,他們的效率、他們的效果都優于國際空間站。
從1992到2022,回首中國載人航天走過的30年時光,這是正在圓夢的一代人的榮光,更是幾代航天人的共同夢想。
航天員:中國空間站永遠值得期待。
(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 文為民 吳天白 王艷歌 邵帥 張昊 張幗鋒)